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中美邮报

追溯历史脉络 传承船政精神



【本报讯】5月11日,2024国际数字媒体福州采风行活动,以“五洲聚福‘e’起寻福”为主题,来自五大洲20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代表以及国内主流媒体共同走进福州中国船政文化城。位于福州马尾区中国船政文化城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也是船政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船政文化城核心区保留了百年前船政生产区域的格局,经过古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船政书局、轮机车间、绘事院、铁胁厂等重要工业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



走进船政文化城马尾造船厂片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别致的玻璃房。透过外围玻璃,内部有百余年历史的钢铁构架清晰可见。钢铁构架锈迹斑斑,结构之间多以铆钉相连。这栋建筑便是修复后的铁胁厂。



据介绍,铁胁厂是船政历史上重要的生产车间,原是木结构的打铁车间。1875年,船政大臣沈葆桢提出建造当时各国盛行的铁木合构轮船,即“铁胁船”,便将打铁车间改造为铁胁厂。后来铁胁厂专门制造钢铁、船胁、船壳、龙骨、横梁、泡钉以及船上钢铁物件。1898年,铁胁厂改建为钢铁构架厂房,后经抗日战争,仅留存下一处钢铁构架。而后马尾造船厂将此作为铸造车间。2020年12月,铁胁厂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参观船政绘事院,绘事院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制图和培训机构,作为船政匠人设计和绘制图纸的场所,主要负责舰船上的生产图纸的相关绘制。古朴沉稳的红砖楼,历经百年变迁,积淀着厚重的船政文化。



据介绍,造船工程展开后,由洋员主持的绘事院工作量繁多,图纸的绘制和现场放样需要大批人手。船政即招收一批聪颖少年作为洋员帮手,称为艺徒。艺徒们工作勤奋且好学,他们必须掌握外语,学会识别图纸,所以他们也要读法文,学习绘图。边干边学中,年轻人进步很快。





绘事院中陈列着大量的实物、照片、模型等珍贵历史文物资料,讲解员带领采访团成员沉浸式体验百年前舰船设计制造实景,了解中国向海图强的“船政往事”,感受船政文化的悠久历史。深刻感受了船政匠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历史胸怀与时代担当。



船政文化城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公众展示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中国船政文化城不仅是对船政历史的纪念,更是对船政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将致力于将船政文化推向世界舞台。


摄影/魏炯才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