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2月23日在广州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底,大湾区经济总量已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92万亿美元),超越纽约湾区的1.8万亿美元和旧金山湾区的1.38万亿美元,与东京湾区旗鼓相当,登顶全球湾区第一梯队。
五年间GDP增3.2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再造一个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五年多以来,粤港澳大湾区GDP从2018年的10.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跃升至2023年的超过14万亿元(约合1.92万亿美元),增加了3.2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深圳”。报告指出,大湾区科创走廊与产业走廊成型壮大,构建起世界级的空间廊带。大湾区以深港河套、珠海横琴为“两点”,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两廊”的科创空间布局基本成型。全长180公里的大湾区科创走廊,与旧金山湾区40公里长的101公路创新走廊、波士顿92公里长的128公路科创走廊、东京湾区110公里长的东京─横滨─筑波创新走廊并驾齐驱,带动了珠江东、西两岸1.1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带。
报告显示,大湾区两廊沿线地区“科技味”浓,已经构建起“大装置+大实验室+大研究中心”的高水平、多层次创新平台。截至2023年底,9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大湾区布局,3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1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430家省重点实验室在大湾区落户。
城市分工协作产业共振效应愈加凸显除了科创成绩亮眼外,大湾区的产业集群同样瞩目。报告指出,大湾区世界级产业集群走廊正在“成势”。随着跨江跨海通道群建成,交通“走廊”串起世界级产业“连廊”,形成以“东环”珠东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带和“西环”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组成的产业环带,集中了多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广州都市圈深化广佛全域同城化,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领域,打造四万亿级产业集群。万陆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优化城市功能和分工协作,产业共振效应愈加凸显。产业体系方面,报告显示,作为世界级的产业湾区,大湾区目前多层联动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日益完备。大湾区拥有华为、平安、腾讯、万科等世界500强企业25家,另有700余家A股上市公司。
同时,“轨道上的大湾区”与“航线上的大湾区”建设成效显著,构建起世界级经络通道。截至2023年底,粤港澳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超2700公里,城市轨道运营里程1373公里,“地铁+城际”复合巨型网络加速推进形成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粤港澳大湾区拥有7座运输机场、11条跑道,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为引领的世界级机场群迅速崛起,旅客吞吐量已超东京、纽约、旧金山等国际一流湾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