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美邮报
7 minutes ago0 min read


500件作品跨洋而来 海外华裔青少年创意展现“妈妈的故乡”
【本报讯】“秦淮河最迷人的永远是夜晚的光影。”由湖南省海外联谊会主办的“妈妈的故乡”创意作品大赛中,来自加拿大的10岁华裔青少年袁法祯在征文中如此描写妈妈的故乡南京:“这些光影,不仅仅是景色,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它们承载着南京的过去,也承载着妈妈的童年。” 今年中秋节前夕,袁法祯将多伦多的璀璨灯火与南京秦淮河的光影落笔成章:“多伦多有我现在的光,而秦淮河有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影子”,“正是这些光和影,让我这个生活在海外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纸短情长间满是对妈妈故乡的眷恋。 来自泰国清迈育英中学的胡文慧用画笔展现妈妈的故乡云南的风土人情 大赛组委会供图 记者19日从大赛组委会获悉,这场面向全球6至18周岁具有华侨华人身份的青少年征集创意作品的赛事,自6月23日正式启动以来,持续引发海外华校及华裔青少年的热烈响应。截至目前,大赛已收到来自泰国、韩国、加拿大、美国、意大利、阿联酋等多个国家的500余篇作品,涵盖征文、绘画、剪纸、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华裔新生代对祖(籍)国的深厚情感与文化传承。 12岁的麦祖娜出生在韩国,今年暑假和爸爸妈妈
中美邮报
2 days ago3 min read


柳肃:“千古名楼”岳阳楼蕴含哪些中国智慧与美学?
【本报讯】11月4日电 题:“千古名楼”岳阳楼蕴含哪些中国智慧与美学? ——专访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柳肃 作者 傅煜 徐志雄 张雪盈 11月4日是2025“岳阳楼日”。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未迁移重建的纯木构建筑,屹立在洞庭湖畔的湖南岳阳楼见证着中国建筑“土木的史诗”,更因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千古绝唱,成为东方士大夫精神的立体图腾。 近日,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柳肃接受中新网专访,围绕岳阳楼的建筑风格、保护理念及其承载的人文精神等进行系统解读。 屹立在洞庭湖畔的岳阳楼 许泽波 摄 中新网记者:岳阳楼前身为三国东吴将领鲁肃所建的“阅军楼”,历经近2000年的沧桑岁月里,它的建筑形态和用途发生了哪些演变? 柳肃:据历史记载,岳阳楼最初由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鲁肃所建,主要作为在洞庭湖操练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使用,随后因水军作用减弱而废弃。北宋时期,滕子京主持重修岳阳楼,并邀请好友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岳阳楼从此声名大振。 由于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易受战火影响,此后,岳阳楼历经元、明、清多次损毁与重建,其建筑形态在历史上经历了至少四至五次有文献可
中美邮报
2 days ago4 min read


第十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在中國福建莆田湄洲島舉行
【中美郵報福建莆田報導】11月2日,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自然資源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在中國福建莆田湄洲島舉行。中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講話並宣佈論壇開幕,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祖翼在開幕式上致辭。 本屆論壇以“大愛和平・文明互鑒”為總主題,以“命運與共・和合共生”為年度主題,首次同步在世界五大洲和港澳臺地區設立11個分會場,凸顯全球聯動、溝通中外的平臺功能。其間,舉辦閩臺文旅融合發展論壇、媽祖文化青年交流論壇暨全球“Z世代”對話媽祖活動、媽祖大愛和平論壇暨第十一屆國際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媽祖文化傳播與海上絲綢之路論壇、媽祖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論壇、媽祖文化賦能全球紅樹林保護與利用論壇、海島電力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媽祖文化數位化傳承創新論壇等8個分論壇;舉辦《印象·媽祖》劇場演藝、《緣起湄洲》實景演藝、湄洲女髮髻技藝表演暨湄洲女服飾展示等配套活動;首次推出“兩岸融合社區”,為臺灣同胞到莆田工作生活創造良好環境。 泰國前總理川‧立派致辭 瑞典前首相斯特凡·勒文、聯
中美邮报
4 days ago2 min read
bottom of page
